华体会官网hth
咨询热线:

18628161699

咨询热线:

唐总18628161699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华体会官网hth:樟树港辣椒:品牌强农的密码

来源:华体会官网hth    发布时间:2025-10-02 09:18:50

hth华体会网页:

  从最初的地方特色农作物到如今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从传统农耕方式到现代化产业链条,樟树港辣椒的崛起之路,是当地政府聚力打造农业品牌、带动乡村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樟树镇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以“小辣椒”撬动“大产业”,通过科技赋能、标准引领、品牌塑造和三产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如今,樟树港辣椒,这一有着数百年种植历史的特色农产品,已成为樟树镇乃至湖南省的一张闪亮名片。

  清晨的樟树镇文谊新村,阳光洒满连片的辣椒大棚,村民们正忙碌地进行日常管护。友谊十一组村民汪正明说:“现在种辣椒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从育苗到施肥都有标准,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不少。”

  正如汪正明所说,大棚中的种植户按照标准流程操作,水、肥施用量以及幼苗生长温湿度调节,一切都井井有条。在他们看来,科技助力使得樟树港辣椒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樟树港辣椒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间,这一传统地方特色品种,凭借其独特的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随市场需求扩大,传统种植方式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品种退化、产量不稳、品质参差等问题制约着产业高质量发展。面对挑战,樟树镇党委、镇政府认识到,唯有科学技术创新,才能为传统产业注入持久活力。

  经过深入调研,当地政府提出了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促进辣椒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要实现这一路径,则需要从育种、育苗、种植管护等方面多管齐下。为此,当地政府积极搭建平台,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蔬菜研究所等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了樟树港辣椒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科研平台。

  一系列举措实施后,樟树港辣椒的品种选优工作有了长足进展,辣椒的抗病害能力、营养、口感都上了一个台阶。2022年6月,樟树港辣椒种子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太空诱变育种项目”,开启了太空育种新篇章。目前,4亩太空辣椒、2亩探月辣椒已在樟树镇航天育种基地进行科研培育,新品种有望在未来两年推向市场。

  针对椒农种植水平不一、产品质量参差等问题,樟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每年定期举办技术培养和训练,内容涵盖培育壮苗、整土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全流程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镇里还组织相关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展集约化、规模化集中育苗,供全镇种植户使用,确保品质一致性。

  在逐步实现散户种植标准化之后,2025年樟树镇又探索了更高层次的生产体系建设。“我们与山东寿光农业集团达成合作,将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后,亩产有望突破1.5吨。”樟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黄源介绍。在科技助力下,樟树港鲜食辣椒产量已从每亩500—800公斤提高到900—1100公斤,高产地块可达1400公斤以上,品质和产量实现双提升。

  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赋能,樟树港辣椒完成了从传统作物到现代产业的华丽转身。2025年,全镇辣椒种植培养面积达1.21万亩,预计产量1.4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有望突破6亿元。科技真正成为当地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在樟树港辣椒核心产区文谊新村的质量检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在对刚采摘的辣椒进行辣度、农残检测。“只有符合严格标准的辣椒才能用‘樟树港辣椒’地理标志。”检测员周亿介绍。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正是樟树港辣椒从地方特产成长为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农业品牌的成功密码。

  樟树港辣椒的独特品质源于自然的馈赠。一江一港夹两湖形成的“微域气候”,使当地土壤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有机质含量高,种植出的辣椒柔软鲜嫩、椒香浓烈。

  然而,当地政府深知,仅靠自然禀赋不足以打造持久品牌,必须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标准体系,才能确保品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标准化种植体系的构建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工程,我们镇梳理完善了《樟树港辣椒作业规程》,细化育种、种植、销售、加工等全流程技术标准。严格规定种植密度、施肥种类和用量、病虫害防治方法等;在采收环节,制定成熟度标准和采收规范;在加工环节,明确卫生条件和工艺参数。当然,这些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地还会根据最新的农业政策进行适时调整。近年来,为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樟树镇支持农资服务中心通过物理防控、生物制剂、以虫制虫等生态防控措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系列举措实施后,樟树港辣椒的品牌知名度逐渐打响,于2013年成功申报“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商标”,2018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019年被纳入湖南省首批地理标志保护工程。为加强品牌保护,当地成立了樟树港辣椒地理标志授权办公室,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及辣椒产业协会共同审核,对符合规定标准的生产经营者授权使用地理标志和商标。2024年,60余家单位申请授权,32家通过审核。这种严格的授权管理,既维护了品牌纯正性,也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辨别真伪的依据。

  品牌建设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市场认可度和产品附加值上。如今,樟树港辣椒的平均销售价格约每斤70元,精品头茬椒价格可以卖到每斤288元,且供不应求,产品远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并出口海外市场。当地与130余家国内外餐饮企业建立稳定合作伙伴关系,让樟树港辣椒成为高端餐饮的宠儿。如今,樟树港辣椒的品牌价值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达5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6亿元。

  “我家3亩地流转给公司后,每年有1350元租金,加上自家种的2亩多辣椒,一年下来收入超过15万元。”文谊新村友谊片三组村民苏建算了一笔账。

  这样的例子在樟树镇并不鲜见。据统计,全镇从事辣椒产业的人口达1万余人,农户参与率81.5%,带动群众增收致富。2024年,全镇人均收入高出全县中等水准21%,辣椒产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为确保发展成果共享。樟树镇推行“市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构建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镇内的两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共联系农户2160户,给予农户的收购价高于市场价2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同时,该镇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订单收购、股份合作等方式,让农民能轻松的获得租金、薪金、销售产品收入、股金分红等多重收入。

  为了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樟树镇鼓励企业向加工端延伸,推动初级农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樟树港辣椒啤酒、辣椒粽子、辣椒冰淇淋等“辣椒+”系列新产品,在中国食博会、南县啤酒节等展会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同时樟树港辣椒将作为核心食材,被深度融入各类菜品,如“樟树港辣椒炒肉” “樟树港辣椒剁辣椒拌饭”等,进军连锁餐饮新赛道。

  目前,全镇有辣椒加工系列新产品10多个,初步形成了从育苗育种、种植管理到分拣销售、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体系。

  产业链的延伸不仅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使农民收入更稳定多元,也带动了农旅休闲等多业态发展。

  5月的樟树镇,辣椒花开正盛,来自长沙的游客王先生一家正在阳雀湖辣椒基地体验采摘乐趣。“不仅能亲手采摘最新鲜的辣椒,还能学习制作剁辣椒、白辣椒,孩子们很喜欢这种体验。”王先生兴奋地说。这种集生产、加工、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模式,正是樟树港辣椒产业走向三产融合的生动写照。

  “每年辣椒节期间,我家农家乐天天爆满,辣椒制品也卖得特别好。”文谊新村村民曾慧清说。据统计,樟树镇已发展特色农家乐10余家,带动就业300余人,2024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农旅融合真正的完成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

  为依托辣椒产业实现农旅文融合发展,樟树镇深挖左宗棠故里文化渊源,将辣椒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旅项目。在文谊新村,游客能体验辣椒采摘、加工、烹饪全流程。当地开发的“认购地块”农耕文化体验项目,让城市家庭有自己的辣椒小天地;打造的“湖湘天椒宴”则成为展示地方饮食文化的窗口。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旅游业态,也为农产品打开了直销渠道,提高了附加值。

  “要实现产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必须打破传统农业单一生产模式,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通过推动农业与加工、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层次地融合,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生态,让农民能够全方位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樟树镇副镇长向婷介绍。

  通过三产融合发展和联农带农机制创新,樟树港辣椒产业已从单一的种植业发展为集生产、加工、流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多方利益共享的产业生态。

  从科技赋能到标准引领,从品牌塑造到三产融合,樟树镇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也擦亮了精品农业品牌的招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强劲的动能。

,hth下载
下一篇: 【爱国情·奋斗者】千余名无职党员有责有为